湖南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在驻地举行首场新闻发布
奋力把湖南脱贫攻坚做好讲好
5月24日中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在驻地举行首场新闻发布活动。受代表团委托,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蒋祖烜向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和省内主流媒体记者介绍了湖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关情况。
根据大会要求,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各代表团设立新闻发言人,主动发布本代表团重要信息。
新闻发布活动现场,蒋祖烜介绍,近年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至2019年,全省共减少贫困人口747万,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66个百分点。在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已连续两年被认定为完成年度计划、减贫成效显著、综合评价好的省份。
注重脱贫质量 探索“湖南样本”
近年来,湖南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摆在首位,探索创新“湖南样本”。打造全国精准扶贫村级样板——十八洞村,强化五级书记抓扶贫政治责任,建立省领导对口联系贫困县、省级常态化联点督查、三走访三签字等机制;趟出“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累计带动356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推出“无抵押、无担保、基准利率”小额信贷新模式,累计放贷229.6亿元;形成劳务协作脱贫工作模式,累计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96.1万人;率先开展“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试点,创新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成功探索“互联网+扶贫监督”,选树了以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王新法等为代表的一批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脱贫攻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南始终咬定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目标不动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率先召开全省动员大会,率先建立贫困人口疫情排查“日报告”制度,推动扶贫工作队“变身”为抗疫先锋队。着力推进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和“回头看”,严格“四个不摘”要求,精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等突出问题。优先保障扶贫资金投入和贫困户基本民生,优先支持稳岗就业、发展生产和扶贫产品销售,出台涉及贫困户和边缘户的转产转型帮扶方案,开创“芒果扶贫云超市”“湘农荟”等助力解决贫困地区“卖难”问题,努力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
加强作风建设 识别考察干部
为保障脱贫攻坚有力有序推进,全省纪委监委系统强化扶贫监督执纪,坚持既督又战,组织9086名干部入村进户督查,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坚持监督惠民,开展问题线索动态清零行动,重点攻坚疑难信访问题,确保6月底问题线索基本清零、12月底动态清零;坚持宽严相济,明确“四个严查”,同时精准慎重依规依纪进行问责,保护扶贫干部工作积极性。全省组织系统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干部考察工作,共抽调269名干部组建64个考察组,深入77个县市区正在开展为期1个半月的考察,将根据考察情况推动各级培养储备一批、发现使用一批、表彰奖励一批、宣传报道一批脱贫攻坚中表现优秀的县、乡、村干部。
讲好脱贫攻坚 展示实践伟力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为此,湖南持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鲜活、覆盖广泛的新闻宣传,讲好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推出“宁心”理论评论文章,精心创作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报告文学《扶贫志》、通俗理论读物《中国减贫的世界贡献》、纪实文学《立此存照——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实录》等文艺精品,筹办脱贫攻坚大型成就展览,全方位、多角度阐释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不重数字“算账” 确保群众“认账”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湖南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安排,保持不停顿、不大意、不松劲的定力,坚决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千方百计帮助贫困户增收补损,一手抓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一手抓脱贫成果巩固,不重数字“算账”、确保群众“认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补齐弱项短板,有效防控涉贫风险,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画上圆满句号,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答卷。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湖南全团上下持续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鲜活的扶贫活动,如网红直播带货、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分享、云助农、搭建“直播朋友圈”、制作扶贫原创音乐MV等。
湖南共青团通过“新农人小湘”
直播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带货
5月21日上午,汤立斌书记一行走进湘西州永顺县产业孵化园、青创中心,参加湖南共青团电商直播实训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永顺站),并首次走进“新农人小湘”直播间参与直播带货,为返乡创业有志青年们打Call。在产业孵化园,汤立斌详细了解园区青年创业政策、产业带动效果,观摩“新农人小湘”线上直播实训课程、多屏直播,并首次走进直播间参与带货,变身直播“带货达人”。他鼓励扎根深度贫困地区创业的有志青年们运用好电商平台,以如火青春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钟娜副书记为永顺县产业孵化园、青创中心授牌“青创10万+”暨青春兴湘何必远方创业实训基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青春兴湘 何必远方”——2020年湖南共青团扶助有志青年扎根深度贫困地区创业项目的持续开展,不仅是湖南共青团落实团中央脱贫攻坚“青创10万+”项目的重要举措,也是引导青年返乡创业的有力抓手。今年项目将结合返乡创业青年需求,依托“互联网+农产品”模式,提升“新农人小湘”农产品上行流通效率,将“直播实训”与“直播带货”相结合,发力直播带货,打好组合拳,打造“新农人小湘”湖南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农特产名片,让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直连对接,帮助农特产品实现从传统零售业态向全渠道业态转型,以脱贫攻坚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精准脱贫,共建美丽湘西,湘西州近期以来举办了“网红助力脱贫发展”活动。
湘西州“网红助力脱贫发展”行动是由州委宣传部、州委网信办、团州委、州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开展的,目标是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聚焦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湘西精准扶贫经验,讲好湘西国内国际故事,坚持广泛推动和重点扶持相结合,通过技能培训、经验交流、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竞赛等活动,用1年左右的时间,帮扶孵化100名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影响力的网红、100个具有万级粉丝量的终端账号,湘西网红全网流量达到100亿级以上,构建全州网红矩阵。全年,将开展“海内外网红看湘西”、“美丽湘西我的家”短视频大赛、“湘西好礼”直播带货PK赛、“我是湘西网红”重点培育计划等工作内容,不断培育、壮大网红队伍,使网红队伍成为助推湘西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据了解,参与本次活动的有酒鬼酒、泸溪白茶、湘西腊肉、保靖黄金茶等共300余款名优特色农产品。通过快手等平台进行现场直播,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国各地,产品价格不仅低于市场价且优惠多多,并有代金券免费领取,无门槛抽大奖,吸引着现场观众驻足观看和网友们参与直播并购买。
活动现场氛围火爆,销量节节攀升,参加活动的永顺大丰生态农业企业在现场三小时的直播带货中就卖出莓茶两千余单总成交量达十余万元。
湘潭
脱贫路上的筑梦者
情系群众的实干家
刘敏,男,汉族,1986年生,中共党员,现任湘乡棋梓镇人民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兼扶贫专干。2017年9月担任扶贫专干以来,刘敏同志直扑扶贫工作一线,责任意识重,工作能力强,入户走访座谈, 访贫问苦,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2017年获棋梓镇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2018年获湘乡市人民政府嘉奖。新冠疫情爆发后,镇村成为防控一线的主战地。作为扶贫专干的他勇敢逆行,坚守在自己的“战场”,为了精准掌握贫困户疫情期间的生产生活状态,他坚决服从镇党委政府的安排,相继组织15个村召开疫情期间做好扶贫工作的工作会议,走访全镇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00余户,认真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反映和要求,积极破解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存在的难题,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 积极的为贫困户寻找产业就业的机会。在他辛勤、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镇扶贫办干部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有效缓解建档立卡对象的燃眉之急。扶贫工作业务综合性较强,刘敏积极和各个行业部门对接联系,上传下达,汇总信息。有时在协调沟通中,面对行业部门的不理解时,他从未有过一句抱怨,总是抱着极高的工作热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对全镇各个行业部门政策落实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对各项资料文件按时汇总、建立台账,工作做到了有源可依,雁过留痕,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同时,他也十分注重对贫困户的心理疏导,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在每次走访过程中都注意培养贫困户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每一位扶贫工作者也是贫困对象脱贫路上的“筑梦者”。刘敏同志勇挑脱贫攻坚重任,默默坚守自己的“战场”,为决胜脱贫攻坚注入着他的一份责任和力量。
曾 颖
曾颖,男,汉族,1987年出生,中共党员,湘乡市产业集团工作人员,现任市派东郊乡横洲村驻村第一书记、帮扶队队长。两年来他通过抓党建、连民心、强产业,让曾经的软弱涣散村面貌焕然一新。“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初到横洲村,第一次看见横洲的村部,那是一栋有些年代感的房子,几张已经破旧的桌椅,几间简陋的办公室,没有音响,没有空调设备,村民办事和支村两委开会都挤在这十几平的空间里,所以他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改造村部。多方协调收回了租出去的二楼,在市委组织的统一部署下,对村部进行了提质改造,打造了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了办公场所和村干部值班制度。争取派出单位支持,为村部配置了会议横幅电子屏,会议音响,两台空调和办公设备,让七一表彰大会能够在炎炎夏日顺利召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让横洲村党员群众有了一个新家,党员有了归属感,群众有了踏实感,在外的横洲人也有了情感地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来到横洲村以后,他思考最多的是横洲村的发展。横洲村全村耕地面积3500亩,近郊且有东郊乡农业示范园的依托,是一块发展农业经济的宝地。他多次跟后盾单位、东郊乡汇报情况,2018年经政府引导,引进了湖南省友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芡实种植项目,该项目可对农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且提供约30个扶贫就业岗位。但是流转将近1000亩的农田任务,让有些村干部想打退堂鼓,很多农户也不理解不愿意。他没有退缩,多次召开村干部协调会统一思想,挨家挨户上门做户主工作。终于,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820亩芡实加工基地终于建成,实现了产业增效与贫困户增收的“双赢”。目前,芡实加工基地也建设完成还引进了吊瓜种植项目和木耳种植项目,横洲村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也在逐步成型。而今,横洲村已经有58户贫困户稳定脱贫。“疫情面前,空前团结”。2020年的疫情来得突然,正月初一晚上收到“集结令”,他从宁乡连夜赶回,和支村两委始终驻守在防控一线,将1068户全部分成小网格,具体明确一名党员联系多户,定期跟党员掌握情况。党员主动请缨,一支摩托车宣传队和心理疏导队马上组成,做好义务宣传的同时,注重对村上16名湖北返乡人员隔离和心理疏导。同时,他担心贫困户防控有困难,对全村60户贫困户一一上门走访慰问,对一些有特殊情况的贫困户进行了大扫除和消毒卫生,送去了口罩。“驻村是一场风雨兼程的初心之旅,即使艰难困苦,依旧义无反顾”。驻村路上,这位80后体会了追梦途中的困惑与迷茫,也感受到了第一书记的辛苦与不容易。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在而立之年,能够有这么一段经历,值得!”快三年的驻村生活,让他感受到做深做细党建工作,能够赋予一个地方旗帜和火焰,打造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是促进发展的基本条件;他更感觉到,付出和认真,是收获群众信任的最佳方式。只要用心,必有收获,只要用情,必有获得。
株洲“云助农”解难题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千千万万的农户,面对疫情心急如焚,却无可奈何,因为疫情的影响,交通物流受阻、农产品收购商锐减,产品信息流通滞后,农户们赖以生存的农副产品出现了严重滞销的情况。株洲团团通过呼吁各界爱心企业、团体以及个人积极认购株洲各类滞销农副产品,以买代帮,帮助农户解决了燃眉之急,传播了消费扶贫正能量。
张家界搭建“直播朋友圈”
为家乡农产品代言“打Call”
今年1月9日,“脱贫攻坚 团团优选”张家界共青团扶贫直播队,走进长沙马栏山“淘宝年货节”直播间,与淘宝主播一起直播“带货”,为家乡的农产品站台“打call”,引数百万网友围观,4小时全网观看量达727.21万。
据了解,自“脱贫攻坚 团团优选”张小团直播活动开展以来,共青团张家界市委积极搭建平台,邀请各区县领导,发动由扶贫干部、直播“网红”和网络达人组成的“扶贫好物推荐官”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直播、做推介,依托张家界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让手机成为张家界青年的“扶贫工具”,通过“直播带货+扶贫助农”方式,发动全社会“以购代捐”“以买代帮”,让农产品搭上直播快车,为扶贫插上“电商翅膀”,打开“直播扶贫、直播兴农”的大门,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扶贫脱贫。
常德“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破解“三农”问题,最终使农业高度发达、农村更加美丽宜居、农民更加富裕幸福。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离不开“人才支撑”。
“如今村里都没有年轻人了……”很多人这样感叹。的确,年轻人的缺乏,是当前农村人才缺乏的典型表现,而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的,正是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人才困境。怎么把青年人才留住,大力培养农村青年带头人,同时吸引走出去的年轻人“回流”,积极投身新时代农村建设,是摆在当前的首要问题。
通往外界的山路。鄢光辉摄
可喜的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总是迎着晨曦大踏步前进。他们中间,总有人愿意将青春奉献给“三农”事业,用激情和热情给曾经“空心”的传统乡村带去青春气息。
尽管教学条件艰苦
但乡村青年老师们天天都在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常德日报社特联合中共常德市委组织部、共青团常德市委共同推出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型采访活动。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时代大背景,选取扎根农村的优秀年轻人着墨,展示新时代扎根农村或返乡创业的青年群体在落实振兴农村战略中的生动探索和实践,以及他们与时代同命运、共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创举,诠释“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时代精神。
年轻干部一线忙“攻坚”
湘西州脱贫攻坚原创音乐《我也想》
燃一点星火,纵四方灼灼,
无数扶贫工作人员点燃了自己的年华,
汇成波澜壮阔的“脱贫答卷”。
不计较得失,不追求享乐,
甘于在寂寞中坚守,
甘于在平淡中奉献。
一起向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人致敬!
转载于青年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青年传媒中心出品